|
基本情况 |
|
何幼斌,湖北黄冈人,1964年6月生。
1982年9月~1986年7月,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石油地质勘查专业学习,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6月,石油大学(北京)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11月,石油大学(北京)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学习,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4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0年1月晋升为教授。
2004年被评为成都理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博士生导师(认定资格)。
2006年6月被评为长江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
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获“湖北名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1年获“湖北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火炬手。
|
|
现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四届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古地理学报》第三届编委会委员,《海相油气地质》第二届编委会委员,《石油天然气学报》(原《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第七届编委会委员,第六届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和储层学组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成员。
通讯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bet365日博亚洲
邮 编:434023
联系电话:0716-8060342
E-mail: heyoubin@yangtzeu.edu.cn
|
|
|
教学情况 |
|
主要讲授本科生的《沉积岩石学》课程和研究生的《沉积学》、《化石岩石学》以及《深水沉积》等课程,每年都指导本科生的野外沉积相、综合地质实习以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在教学中,注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优良,曾多次被评为校级和院级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为《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的负责人,该课程于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优秀课程,2003被批准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被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主编《沉积岩与沉积相》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沉积岩石学》(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讲本科生理论课 2011年10月~2010年12月,主讲勘工(录井)10901—10902班(共65人)《沉积岩石学》,64学时(其中实验24学时)。
2011年2月~2011年4月,主讲资工10801—10808班(共333人)《沉积相》(选修课),40学时。
2010年9月~2010年10月,主讲资工10801—10804班(共188人)《沉积岩石学》,72学时(其中实验24学时)。
2010年3月~2010年5月,主讲资工(2)0901—0902班(共63人)《岩相古地理》,40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
2010年4月,地质10901—10903班(共110人)《走进地球科学》(选修课),2学时(共16学时)。
2010年4月,地质10701—10702班(共85人)、资工10701—10703班(共139人)《地球科学进展》(选修课),4学时(共30学时)。
2010年4月,资工10704—10709班(共230人)《地球科学进展》(选修课),4学时(共30学时)。
2009年9月~2009年12月,主讲资工10701~10703班(共143人)《沉积岩石学》,80学时(其中实验24学时)。
2009年9月~2009年12月,主讲软工10801班(35人)《沉积岩与沉积相》,72学时(其中实验10学时)。
2008年4月~2007年5月,地质05级、资工05级《地球科学进展》(选修课),4学时(共30学时)。
2007年9月~2006年12月,主讲资工2005级(1~6班284人)《沉积岩石学》,80学时(其中实验24学时)。
2007年4月~2007年5月,地质04级、资工04级《地球科学进展》(选修课),4学时(共30学时)。
指导本科生野外地质实习 2011年8月18日~2011年8月28日,软工10901班(35人)《普通地质实习》,2周。
2011年8月6日~2011年8月28日,硕士研究生(地科、地物非本专业)(45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2011年6月13日~2011年7月15日,资工10804班(47人)《综合地质实习》,5周。
2010年7月22日~2010年8月16日,勘工(测井)10802班+资工辅08(42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2010年7月22日~2010年8月16日,勘工(物探)10802班+资工辅08(43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26日,地质10701班(42人)《综合地质实习》(刘家场),4周。
2009年7月11日~2009年8月4日,资工10701班(51人)《普通地质实习》,4周。
2009年6月22日~2009年7月17日,地化10601班(38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2009年6月16日~2009年7月17日,资工10606班(42人)《综合地质实习》,5周。
2008年7月17日~2008年8月11日,勘工200601班(47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2008年6月16日~2008年7月18日,资工0501班(45人)、0504班(47人),5周。
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月25日,资工047班(37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月25日,资专052班(51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2007年6月25日~2006年7月22日,资工041班(47人)《综合地质实习》,4周。
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2011年3月~6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7级7人、地质学专业2007级1人。
2010年3月~6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6级9人、地质学专业2006级3人。
2009年2月~6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5级、地质学专业2005级10人。
2008年2月~6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4级、地质学专业2004级14人。
2007年2月~6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3级15人。
研究生教学 2011年5月,博2010级、硕士生2010级《本专业学科进展》(深水沉积学部分)(14人),4学时。
2011年2月~4月,研2010级《深水沉积学》(15人),30学时。
2011年2月~4月,研2010级《沉积学》(104人),50学时。
2010年3月~7月,博2009级《文献阅读》(2人),12学时。
2010年5月,博2009级《本专业学科进展》(深水沉积学部分)(4人),6学时。
2010年3月~5月,研2009级《沉积学》(165人),50学时。
2010年3月~5月,研2009级《深水沉积学》(14人),30学时。
2009年9月~10月,研2009级补修《沉积岩石学》(102人),30学时。
2009年4月~6月,研2008级《沉积学》(100人),50学时。
2008年11月~12月,研2008级补修《沉积岩石学》(60人),30学时。
2008年11月~12月,研2007级、2008级《深水沉积学》(11人),30学时。
2008年5月~6月,研2007级《沉积学》(107人),50学时。
2007年3月~5月,研2006级《沉积学》(114人),60学时。
指导研究生 2007年9月~2010年6月,指导2007级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
2008年9月~2011年6月,指导2008级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
2009年9月~2012年6月,指导2007级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
2010年9月~2013年6月,指导2010级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
2011年9月~2014年6月,指导2011级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7人。
|
|
教学研究及教书育人情况 |
|
承担的教研课题 (1)1999~2003年主持原江汉石油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工作。
(2)2003~2007年负责《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长江大学及湖北省精品课程)。
(3)2008~今,负责《沉积岩石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4)2002~2003年负责江汉石油学院教材建设项目《沉积岩石学》英文辅助教材《Sedimentary Petrology》的编写工作,已完成。
(5)2004~2006年负责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沉积岩与沉积相》的主编工作,2007年1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6)2004~2007年,“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之一,已通过湖北省教育厅验收,被推荐为国家特色专业,正在开展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7)2008~2011年,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0391)。
(8)2008~2011年,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08)。
(9)2009~2012年,《沉积岩石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国家级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09)。 发表教研论文
(1)“《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6月4卷2期314~317页(何幼斌,罗顺社,李维锋,李建明、胡明毅、张春生)。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改”,《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31卷6期242-243页(何幼斌,龚文平)。
(2)“《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12月6卷4期319-320页(何幼斌,罗顺社,李建明)。
(3)“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打造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月33卷1期76-78页(何幼斌,罗顺社,李建明)。 编写教材 (1)2002年6月~2003年6月,编写《沉积岩石学》英文辅助教材《Sedimentary Petrology》(原江汉石油学院立项)。
(2)2007年1月,主编《沉积岩与沉积相》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2008年9月,参编《沉积岩石学》(第四版)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效果
在讲授课程的同时,经常注重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活动,曾多次指导本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指导资工专业多名学生参加科研,带资工专业多名学生赴野外和油田参加科研工作,并给予经费资助。
2001年9月以来,担任资工992班、资工033班、资工10701班的班主任工作,投入了较多精力,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坚持正面引导,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资工992班在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首次通过率和累计均为全校第一(四级通过率为90.3%,六级通过率为38.7%),有2名学生获孙越崎优秀学生奖、1名学生获校十佳大学生、1名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篇、1名学生为校每周一星,该班2002年被评校十佳先进班级,并位于十佳班级之首。该班31名学生中有22名学生通过了硕士生复试分数线,上线率达71%,名列全校前列。
|
|
科研工作经历 |
|
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岩相古地理和深水沉积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中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油田合作项目多项。
2009年和1999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2004年获校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已合作出版专著5部,在《Geo-mar Lett》、《科学通报》、《沉积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5篇被SCI收录。
主要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主持“宁夏香山群内波、内潮汐沉积及其伴生沉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672071),负责人。
(2)2003年1月~2005年12月,主持“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的比较沉积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272060),负责人。
(3)1999年1月~2001年12月,参加“下古生界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72050),第二负责人。
(4)2002年9月~2004年9月,主持“深水牵引流沉积及其含油气性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创新基金项目),负责人。
(5)2002年1月~2006年12月,“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教育部资助项目),负责人。
(6)2006年3月~2010年6月,“基于GIS的含油气盆地储层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0602),负责人。
(7)2006年8月~2009年12月,主持“南方二叠系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油气预测”(中国石化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合同号:YPH08019),负责人。
(8)2009年10月~2010年12月,主持“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一下沉积水槽实验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负责人之一。
(9)2008年1月~2010年12月,“深水碎屑岩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特征及储层预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2008ZX05030-03-01),主要参加人。
(10)2010年11月~2011年12月,主持“临7断块沙三段储集层综合评价研究”(中石化胜利油田公司临盘采油厂项目53-2007-ZSCQ-00046),负责人。 现承担的科研项目
(1)2011年1月~2013年12月,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奥陶统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086), 负责人。
(2)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中上扬子海相碳酸盐岩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区带评价研究”(国家重大专项“十二五”课题子课题,2011ZX05004-001-03),负责人。
(3)2011年1月~2013年12月,“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奥陶统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2010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学科基金联合资助课题,20104220110002), 负责人。
(4)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扬子台地南缘下奥陶统等深岩丘形成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5),主要参加人。
(5)2011年1月~2013年12月,“华南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史”(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项目),负责人。 |
|
发表论著情况 |
|
主要著作 (1)《沉积岩与沉积相》,2007年1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共47.2万字,第一主编,约撰写20万字。
(2)《沉积岩石学》(第四版),2008年9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编写其中的第二十三章“深水牵引流沉积”, 约2.7万字。
(3)《GIS辅助油气勘探决策支持——原理、方法及应用》,2008年6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刘学锋、何贞铭、何幼斌编著。
(4)《Developments in Sedimentology 60:Contourites》,Michele Rebesco和Angelo Camerlenghi主编,2008年由Elsevier(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出版,参编其中的第七章“Sediment Entrainment”(P99-119)。
(5)《Deep-Water Traction Current Deposits —— A Study of Internal Tides, Internal Waves, Contour Currents and Their Deposits》,1998年由中国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和荷兰VSP BV出版公司联合出版,Gao Zhenzhong、Kenneth A Eriksson、He Youbin等,共20万字。
(6)《深水牵引流沉积——内潮汐、内波沉积和等深流沉积研究》,1996年7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高振中、何幼斌、罗顺社、郭建华,共18万字。
(7)《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1991年8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冯增昭、何幼斌、吴胜和等,共37.8万字。 主要论文
(1)“Evidence of internal-wave and internal-tide deposits in the Middle Ordovician Xujiajuan Formation of the Xiangshan Group, Ningxia, China”,《Geo-Mar lett》2011年31卷5-6期509-523页(You-Bin He, Jin-Xiong Luo, Xiang-Dong Li, Zhen-Zhong Gao, Zhan Wen)。
(2)“中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2010年10月12卷5期497-514页(何幼斌,罗进雄)。
(3)“Internal-wave and internal-tide deposits of Middle Ordovician Xujiajuan Formation of Xiangshan Group in Ningxia, China”,《Geo-Temas》2010年6月11期63-64页(Youbin He,Xiangdong Li, Zhenzhong Gao and Jinxiong Luo)。
(4)“Internal-wave and internal-tide deposits of the third member of lower Cambrian Balang Formation at Yangjiaping, Shimen, Hunan Province, China”,《Geo-Temas》2010年6月11期65-66页(Youbin He,Gao Zhenzhong and Jinxiong Luo)。
(5)“宁夏香山群深水沉积类型及其研究意义”,《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31卷6期1-7页(何幼斌,李向东,罗进雄,罗顺社,刘学锋)。
(6)“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wave and internal-tidedeposits and their hydrocarbon potential”, 《Petroleum Science》, 2008年2月5卷1期37-44页(He Youbin, Gao Zhenzhong, Luo Jinxiong, Luo Shunshe and Liu Xuefeng)。
(7)“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Deep-Sea Large-Scale Sediment Wav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7年6月18卷专辑305-307页(He Youbin, Luo Jinxiong, Xin Changjing, Gao Zhenzhong)。
(8)“陕西陇县地区平凉组三段发现内潮汐沉积”,《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29卷4期28-33页(何幼斌,高振中,罗顺社,彭德堂,王宏伟,罗进雄)。
(9)“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cognition of internal-tide and internal-wave deposit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9年44卷7期582-589页(He Youbin,Gao Zhenzhong)。
(10)“内潮汐、内波沉积的特征与鉴别”,《科学通报》1998年43卷9期903-908页(何幼斌,高振中)。
(11)“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纪缺氧环境”,《古地理学报》2011年2月13卷1期11-20页(罗进雄,何幼斌)。
(12)“深水高弯度水道—堤岸沉积体系形态及特征”,《古地理学报》2011年4月13卷2期139-149页(李华,何幼斌,王振奇)
(13)“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基本沉积单元”,《地质学报(中文版)》2011年4月85卷4期516-525页(李向东, 何幼斌, 罗进雄, 李华, 郑昭昌)
(14)“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眼球状石灰岩特征及成因研究”,《地质论评》2010年9月56卷5期629-637页(罗进雄,何幼斌)
(15)“中国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及内潮汐沉积研究”,《古地理学报》2010年10月12卷5期527-534页(高振中,何幼斌,李向东)
(16)“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发现深水复合流沉积构造”,《地质学报(中文版)》2010年2月84卷2期221-232页(李向东, 何幼斌, 郑昭昌, 刘娜, 王丹, 罗进雄, 李华)
(17)“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徐家圈组古水流分析”,《地质论评》2009年9月55卷5期653-662页(李向东,何幼斌,王丹,罗进雄,李华,郑昭昌)。
(18)“四川宣汉地区二叠系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古地理学报》2009年12月11卷6期670-680页(周新平,何幼斌,杜红权,李华)。
(19)“宁夏中奥陶统香山群徐家圈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古地理学报》2009年10月11卷5期513-523页(李向东,何幼斌,王丹,高振中,郑昭昌)。
(20)“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沉积学报》2007年25卷3期343-348页(董桂玉,何幼斌,陈洪德,辛长静,罗进雄、王爱丽、孙以德)。
|
|
获奖情况 |
|
科研获奖 (1)2009年“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研究及其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
(2)1999年“深水牵引流沉积—内潮汐、内波和等深流沉积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
(3)1995年“深水重力流和牵引流沉积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
(4)2011年“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预测与勘探实践”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4;
(5)2004年“孤东地区下第三系沉积相及油气聚集集特征研究”获长江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6)2002年“渤南洼陷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及勘探方向”获江汉石油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主要完成者;
(7)2001年“海南福山凹陷沉积相研究及储层评价”获江汉石油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
(8)2000年“库车坳陷中、新生界储层研究及目标评价”获江汉石油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主要完成者。
教学获奖
(1)主持的“《沉积岩石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被批准为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
(2)主持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被批准为湖北省2008年度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3)主持的《沉积岩石学》课程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三届省级优质课程,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4)主持的“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获长江大学2008年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5)主持的“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获长江大学2004年教学成果特等奖、2005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6)主编的《沉积岩与沉积相》教材获长江大学2008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018)、获2004—2009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
(7)《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200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主要完成者,排名第9;
(8)获2002-2003学年江汉石油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2003-2004学年、2006-2007学年、2007-2008学年、2009-2010学年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9)2008年10月获长江大学首届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奖。
其他获奖
(1)2011年,第三届湖北师德先进个人;
(2)2009年,2009年度湖北名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3)2009年,全国优秀教师;
(4)2006年,第六届湖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5)200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6)2004年,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7)2002年,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8)2002年,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第二层次);
(9)2011年,长江大学十一五“先进科技工作者”
(10)2002年江汉石油学院优秀班主任、2003年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2009-2010学年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
|
|